公平貿易
信息動態
近90%的啤酒大麥依賴進口,如何破局?
發布日期:2023/11/7 10:14:17 共閱[199]次
,綠與金,是屬于呼倫貝爾的顏色。
綠色是老舍筆下的第一曲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壯美自然;金色是千百年來人們與這片土地交流的痕跡,是北國人文特有的顏色。
呼倫貝爾初秋點綴的金,是這里的人們從春天開始耕耘的成果,風吹麥浪,3000畝大麥,正等待豐收。
這是華潤啤酒攜手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春蕾麥芽有限公司等機構、企業聯合發起的“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項目,華潤啤酒希望從國產啤麥標準化種植入手,提升國產啤麥品質,助力國麥振興。
啤酒原料的斷供危機
大麥芽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被稱為“啤酒的骨架”。眾所周知,啤酒主要的制作原料包括麥芽、水、啤酒花等,其中麥芽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啤酒的顏色、香氣、尾韻等各個方面,也是原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項。
作為國內總銷量連續多年排名首位的啤酒企業,華潤啤酒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完整的原材料供應鏈體系。這一次,為什么會關注更上游的土地和原料種植?這不得不從國際大麥市場的整體情況說起。
2019年以前,澳大利亞是我國啤酒大麥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當時七成以上進口啤酒大麥來自澳大利亞,2020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實施“雙反”政策后,加拿大、法國和阿根廷替代澳大利亞成為中國進口啤酒大麥主要來源國。近幾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厄爾尼諾極端天氣影響,全球大宗原料成本快速上漲,其中農產品價格漲幅居前。根據海關總署及啤酒行業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進口啤酒大麥380萬噸,進口量總體保持穩定,進口價格大幅增長,2022年加拿大啤酒大麥進口均價約為460美元/噸,較2019年比上漲了65%。
大麥原材料價格的起伏波動會直接影響到啤酒企業的經營成本,更嚴峻的現實是,我國啤酒釀造所需的大麥90%都依賴進口。在國內消費升級浪潮的催化下,我們對啤酒高端化的需求越發顯著。高品質的啤酒需要高品質的大麥,國際市場大麥的成本波動成為懸在國內啤酒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去年我們感受很深的,是全球供應鏈危機,啤酒行業增長相對比較困難,成本近三年增長接近四十億元,達到過去十幾年最大增幅;更關鍵的是很多東西有斷供危險?!比A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侯孝海在出席相關活動時表示。面對海外的困局,華潤啤酒的破解之道,或藏在這3000畝國產大麥標準化種植試點基地中。
怎么種大麥,是一個問題
缺什么就種什么,但種大麥卻沒有這么簡單。
“呼倫貝爾地區大麥種植面積縮減得很快,目前也就20萬畝左右,要從這20萬畝挑出適合啤酒釀造的大麥,更困難?!比A潤啤酒技術研究院院長鐘俊輝表示。
從種植戶視角來看,小麥等四大主糧種植的經濟效益要優于大麥,曾經廣泛種植大麥的農戶,很多都改種了其他作物。據市場調研數據,2018年國內大麥產量跌至低谷,僅有95.65萬噸,近兩年產量有所提升,但仍徘徊在低位水平。申港證券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麥進口價格與全球價格的價差已高達231美元/噸,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如此大的價格差距,是國產大麥種植分散、質量波動大,在釀造原料上過度依賴大麥進口來源等主要因素造成的。
“對于啤酒廠來講,如果大麥原材料的均一性不好,釀酒工藝就很難匹配調整,這樣一來,啤酒的質量也會隨之波動?!辩娍≥x表示。目前來看,國內大麥大部分是小規模種植,即便選用抗病抗干旱能力更強的優質品種,種出來的大麥均一性差異也會非常大。
種植面積小、田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品質差異大,達不到麥芽廠和啤酒廠的采購標準,國產大麥正在進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華潤啤酒準備先在這3000畝試點基地中試驗標準化種植的理念。
墾啤麥14是華潤啤酒在呼倫貝爾的大麥標準化種植試點基地中種植的主要品種。一般來說,農作物從實驗室育種到申請登記,至少需要十年時間。要培育抗病抗貧瘠能力更強,更適合啤酒釀造的大麥新品種也非易事。國家大麥青稞體系春大麥育種崗位科學家周軍,是親手把墾啤麥14從實驗室帶到田間的種子專家。
每當種植戶遇到問題,周軍和農科院的其他專家都會不遺余力地解決。周軍說很多技術員都是第一次種這種大麥,估算產量的時候都不敢報太高,以他自己的經驗估算,墾啤麥14的千粒重(體現種子大小與飽滿程度的指標)水平至少能達到41克,這遠優于以往種植的大麥品種。當然,除了種子本身,周軍的底氣也來自于標準化的田間管理流程。
“從今年春播開始前,我們呼倫貝爾農墾與農科院專家、華潤啤酒研究院的專家開了研討會,主要針對大麥種植要求做了一些詳細的技術規范,包括整體種植密度、用藥方式等細節?!焙魝愗悹栟r墾技術員史孝鵬今年第一次像“做實驗”一樣種植大麥。麥粒逐漸飽滿,每一片麥田長勢均勻,史孝鵬從春天開始懸著的心終于能放下來。
從一片試驗田到國產大麥標準化的未來,需要時間的檢驗。鐘俊輝坦言,今年華潤啤酒這3000畝大麥在規劃之初就考慮了氣候條件等各種客觀因素,降低了產量預期。相比這3000畝產量,華潤啤酒更看重“標準化種植”在這個試點基地中取得的成果。
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郭剛剛在出席2023年華潤雪花供應商大會時提出:“華潤啤酒未來的大麥供應策略要‘兩條腿走路’,啤酒供應鏈的特性決定了我們需要從海外進口原料,同時也要重視國內供應鏈的保證問題?!睋私?,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提出了“四橫六縱”的布局:“四橫”指啤酒大麥,青稞、飼料大麥、特用大麥;“六縱”是從品種,育種、栽培、植保、加工、產業經濟的全面布局,目前已初見成效。
“我們的目的是把播種時間、密度、用藥、田間管理以及測產、收獲、制麥等各個環節通過標準化種植的嘗試規范下來,把它變成說明書、變成視頻、變成標準化的流程。讓更多大麥種植戶能夠掌握標準化種植的技術,只有這樣做,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國產大麥的困境?!辩娍≥x表示。
國麥振興需長期主義
農副產品品質的提升需要多次春秋交替的驗證,國麥振興,也更需要給實踐以時間。
“振興國麥,在我們看來起始階段需要分成兩步走,第一步是通過試點基地,種出質量相對均一的大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通過建立標準化體系,讓優質大麥種植具備可復制、可擴展的能力?!比A潤雪花采購管理中心總經理李小冬表示,呼倫貝爾的3000畝試點,是國麥振興千里之行的開始。
可以設想,在華潤啤酒標準化“大麥種植體系”變得可復制之后,選擇種植大麥的農戶將不必擔心大麥品質與銷路的問題,以往降級作為飼料售賣的啤酒大麥,也能銷往麥芽廠和啤酒廠,賺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李小冬表示,這也是華潤啤酒開展優質優價訂單農業模式的目標:通過訂單農業,將大麥種植的切實穩定收益,帶回給土地上耕作的人們。
在2023年華潤雪花供應商大會上,李小冬表示,華潤雪花生產中心技術質量部優化建立了務實有效的質量標準和分級質量管理體系?!巴ㄟ^這些標準體系,我們能夠準確衡量采購標的物資的屬性。因為我們對高質量的定義不僅僅是符合質量或者是高于雪花質量標準,還需要質量的波動性更小更穩定的?!?
侯孝海也在2023華潤雪花供應商大會上提出了構建啤酒新世界的供應鏈生態圈的構想:“這屆供應商大會,我們和重要合作伙伴的戰略項目已初見成果,這其中就包括國麥振興。從第一屆(2021年)供應商大會提出設想,到如今交付成果,雖然離我們最終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但只有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第一步,才會有到達終點的可能,從而實現啤酒行業全供應鏈可控的未來?!?
長期以來,以“引領產業發展,釀造美好生活”為使命,華潤啤酒一直注重踐行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國麥振興也是華潤啤酒發揮產業協同優勢,助力國家鄉村振興的一種方式。這種久久為功的責任,也彰顯著華潤啤酒行業領軍的擔當。
當然,大麥產業本身是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僅靠一家企業的努力可能無法引起質變。華潤啤酒主動邁出了國麥振興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今后如何集群體之力,協同更多上下游產業參與其中。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原料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郝建秦表示,“最關緊的是,行業需要建立利益價值鏈,能夠將啤酒產業鏈各個環節整合,以產業鏈思維讓產業鏈健康運行?!碑a業鏈思維,才能讓大麥這個經濟作物,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啤酒不會從餐桌上消失,大麥的潛力始終可期。不妨讓我們共同守望,靜待國麥標準化的未來。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周刊